国产化的合资车为啥质量会“缩水”?

2015/4/28 10:45:00文章来源:车早茶编辑:王小夕浏览:
相信大家基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国外品牌汽车是好,但是咱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汽车跟人家本土的同款车型(质量)差很多。

相信大家基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说法:国外品牌汽车是好,但是咱国内生产的国外品牌汽车跟人家本土的同款车型(质量)差很多。虽说这个说法有些偏激和极端,但是大体方向上茶哥还是赞同的。


随着国内其车市场需求的增长,近几十年来国际主流汽车品牌几乎都在国内以合资的方式进行本地投产。这些合资厂采用本部的质管体系、引进本部的平台、甚至引入大量本部的技术人员来在中国这一块“肥沃”的土地上进行生产。当然,这里的生产和本部的生产有着诸多区别,因为很多零部件和原材料也都配套进行了“国产化”。为什么经历的“国产化”后就会有这样的“质量缩水”呢?


企业层面


1、原材料



国产化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原材料标号”,不同国家对于原材料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和成分标准。由于这种不同,很多时候我们的原材料本土化是通过选择成分相近的材料来实现的。相信接触过钢材的人都知道,原材料这一块儿,咱国内的水平在国际上来比其实并不咋地。出于这个前提条件,一辆车上面那些采用国产原材料的部件往往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质量缩水”。


2、工艺


虽说很多合资厂(整车和零部件)都会大量引进国外的工艺设备来进行生产,但设备总会老化,加之国内合资方的观念同国外有一点上差异很大:舍不舍得投血本更新设备,从而导致工艺水平逐年下降。茶哥之前在制造业时就曾亲历过发现缺陷,却因设备老旧而调查不出来源头数据无法彻底根除的窘境。



其实换个角度想,国内人力如此便宜,当老板的自然觉得用换设备的一半钱多招一堆人来达到同样的生产力更划算。只不过,其工艺稳定性就大大地下降了。


3、质量管理


说完了材料和工艺国产化后会带来“质量缩水”的原因后,在企业层面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因素,那就是质量管理。茶哥一直认为,好的质量都是管理出来的,而“国产”质量差主要就插在这点。随着一个合资企业的发展,很自然地就会慢慢把“研发权”拿过来,与本部之间越来越独立,这样就造成了管理的“国产化”。


不是茶哥乱喷,中国的领导确实是十个里有九个都不懂管理,这一点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读者们肯定都深有体会!管理一差,就会有更多的漏洞让质量缺陷留存,这样质量自然就“缩水”了。


市场层面


国内消费者喜新厌旧,所以国内的新车更新频率那叫一个快啊!应对市场需求嘛,一年半载出一款新车都算正常。也不知道国内的合资厂产能和研发能力是有多牛逼,一个新项目这么快就能推上市了。茶哥就弱弱地问一句,从零部件到整车,耐久试验都杠杠滴?量试评价分都很高?供应商的工程审核都很严格到位?



国家层面


从国家标准到碰撞测试,表面上看该有的都有了,可是标准的高度和完整度却完全不在一个级别。虽说其中很大成分是照顾自主汽车产业而制定的,但是却忽略的消费者的利益。作为合资企业,都是以应对当地的法规标准为优先,这合情合理。国家标准不过关,消费者利益受损怪罪到企业头上其实也挺冤。这就好比自己天天出去应酬吃饭喝酒打麻将,到头来孩子成绩下滑还去怪罪老师没教好一个道理。



总结:最后茶哥还要多一句嘴,别以为同样的法规制度、国家标准下的产品都一样,合资车比自主车贵就是在坑钱。一分钱一分货,人家合资车企怎么说还是有底子和外方控股,相对来说企业内部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高的约束力。而自主车企却很多都是从零开始。不过随着自主车企的逐年发展,现今自主品牌汽车的品质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但如果你要问茶哥买啥车?茶哥还是会优先推荐合资车的。


车品用品:bd@12gang.com

整车广告:ad@12gang.com

投稿爆料:news@12gang.com

个人简历:hr@12gang.com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在下面给茶哥点赞,你小小的鼓励会让我们做得更好!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到互动专区,在这里除了可以参加到新品“免费试用”活动,还能让你了解到更加专业的车型知识,让你购车无忧!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刘威龙
12缸普通会员
作者的其他文章
    我要评论
    (温馨提示:登陆后才可以发表留言,您要先登录。) 发表评论
    >> 更多评论0
    大家都爱看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12缸
    超过百万粉丝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