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车看铁皮瞎子摸大象

2014/3/1 23:11:17文章来源:编辑:轮子浏览:
如果试驾过法拉利612的人应该都知道,这辆车的铁皮比日系还薄,他为何没有被拖入铁皮之争?因为意大利人没有对我们动刀枪。不少媒体现在也很不负责,推荐车经常用类似皮实耐撞的词语来推荐车款,质问你们,你们是在为中国汽车业扶正还是为了一些经销商给的蝇头小利忙活?

走进展区的是一对夫妻,还有四个老人,这样的架势一看就是小夫妻买车,双方大人关心,夫妻两个其实是已经做好了功课的,看见科鲁兹就拉着双方父母指指点点,男的说这车是美国车,质量肯定比日本车好很多,而且电影《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就是这个牌子,他妻子也说这车帅气,可是老一辈的选择方式就有所不同了,两个老头就摸摸引擎盖问销售:这车子铁皮硬不硬?


销售鼓足勇气回答曰:科鲁兹是美国车,美国的东西比日本、国产的好很多倍,铁皮硬的很呢。于是销售又用大拇指用力压一压引擎盖(当时主任吓了一跳,这么推销,不怕引擎盖被你压出洞吗?)结果让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主任也大吃三惊,那铁皮的确硬梆梆的,在销售自信的推荐下,半个小时内夫妻以及家人问了以下问题:油耗、空间、派头、保养、砍价,在他们关心的问题问完之后,小夫妻和家人满意地付了押金。

后来我问销售,你这样压铁皮,不怕车子有洞?销售鄙夷地告诉我,他手里已经卖出很多部科鲁兹了,这样的美国车,质量好的很,哪像主任你开的日本车,以后换吧,你那车的铁皮,薄啊,小心了。

我问:是不是很多人来买雪弗兰都以为这是美国品牌,铁皮很厚?

销售答:对的,很多人看我们的车,都会问铁皮厚不厚。

我问:那铁皮厚不厚呢?

销售不说话,又用力压了一下门板,我内心蒙上一层灰。

后来,我又去了大众的展台,发现不少购车者关心的问题大都围绕铁皮硬不硬,底盘扎实不扎实,撞起来会不会压扁等吓人的问题,而问动力,悬挂、科技配置、变速比、底盘结构的购车者基本上遇不到。当然,大众展台的经销商更加厉害,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辆解剖了一半的途观,然后用一个电子放大镜照外层车壳的铁皮厚度,不少购买车连连点头,当然大众的销售也不亚于雪弗兰,他们索性用整个手掌撑住引擎盖,一脸自信,仿佛在和顾客诉说:我们德国车的铁皮,是坦克皮。

车展上日本车的经销商也不甘落后,也有销售敢于压铁皮的,丰田展台的销售勇敢的吓人,又是压铁皮,又是坐在引擎盖上面,不过在人流中依然是悉悉索索听到夸奖德系、美系车铁皮厚的支持声音,而最胆小的是本田,在一台雅阁前面,不少消费者手痒去压雅阁的铁皮,吓得销售连忙保护车子提醒大家不要用力。

当然,每个车展也有超跑展台,这些展台最轻松,只有车模和超跑,并且还有神一般的警戒线,仿佛超跑都是炸弹,碰一下都会爆炸。

这些天的车展终于在大众销量第一的结局中结束了,而主任坚持了这几天最大的感触就是:咱们中国人买车,最关心的是铁皮和撞车会不会压扁。

以上一些列子都是在车展的真实所见,当然在一些幽默中,也不免让我们感到一丝的无奈,中国人论车看铁皮,就像是瞎子摸大象,车辆的铁皮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怎样的铁皮算是安全,硬梆梆的真的可以保护车内人员吗,还是因为铁皮厚重成了经销商的一种推销手段使厂家不愿意研究更新的车用金属构造。

首先,我们抛开国内已经妖魔化的概念以及带有政治色彩的选择,看一下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对于不少热销车的碰撞测试。
http://www.autohome.com.cn/news/201208/380233.html

不少国人都以为碰撞测试只是测试的铁皮,其实不然,碰撞测试是对车一系列零件的组合进行整体性的安全推断,如果光是铁皮,那么再厚的钢板铸一个车壳,里面空心,以60码撞墙,依然会变成一团泥。这个测试中,那些国人以为是铁皮厚、以为是撞不烂的车型都纷纷落马,一些在国内论坛里争执的比较厉害的车型也让那些大喊铁皮厚~铁皮厚的车迷们失望至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铁皮厚不等于安全系数高,因为铁皮厚与铁皮薄根本不是考量车辆安全的重要因素。

而厂商以及经销商常常把碰撞的星级作为营销手段蒙骗消费者,但是对于某些机构的星级评定是可以内部用钱解决的(你懂的),一些有骨气的在海外碰撞测试里拿到五星,那么广告就铺天盖地地炫耀安全,但在海外,能够在碰撞测试里拿到五星的车辆比比皆是,很多厂家生产出来的车辆都可以轻易取得五星成绩,实际上,前几年在EURO NCAP中,能拿到5星级别的碰撞成绩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在2009年EURO NCAP的SUPER MINI组别中10台测试车竟然就有6台拿到了总评5星。在同一测试机构碰撞标准没有大的变化的前提下,不断进步的科技帮助汽车越来越安全是这一现象最好的解释。

如果大家依然觉得车身技术研发相差5年的差距不大的话,那么下面一个显而易见的列子就可以证明那些固守“坦克铁皮”理论的厂商以及消费者是错误的。2009年,美国著名的IIHS(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为了纪念该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特意找来了两台研发年份接近50年的汽车:1959年的雪佛兰Bel Air和2009年的雪佛兰Malibu,做了一次车对车正面碰撞测试,碰撞测试以64公里(40英里)的时速进行,偏置率50%,Bel Air的前挡风玻璃是采用较直立且延伸至侧面,弯曲率较大的玻璃。在A柱收到撞击变形后,前挡风玻璃立马就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发动机舱盖,从材料上它绝对符合很多人喜欢的“铁皮厚”的标准,但是它没有任何溃缩还高高扬起,可以想象如果这台车碰撞到行人的话,行人可能已经被切为两截了;而Malibu整个车头几乎都没有了。但是先进的车架设计已经让车头卸掉了很多撞击力度,发动机也明显有碰撞下沉设计,所以驾驶舱几乎完好无损。

这样的一个对比差距在国人看来似乎是不敢相信,一辆贴皮很薄的车辆和一辆以坦克铁皮文明的肌肉车在碰撞中,竟然得出与国人消费者逻辑相反的结果。

这一点也足以证明了那些以铁皮厚论车的人,实在是傻到了极点,当然国人产生这样的念头,也有许多政治因素在作梗,看了这个测试依然会坚决认为日系车是移动棺材,美、德系车是铁坦克,这个碰撞列子中都是美系车,更难说服一些德系、美系的铁杆伪车迷。

当然,日系车的铁皮的确是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也常常听到中国车迷说日本进口车铁皮厚,日本把车划分三等,最差给中国,这样的谬论在政治因素中歪曲成长,但是探求起依据,没有谁可以拿出?所以,聊车把政治拉进去就很无趣了,日系车的铁皮之所以薄,因为它在全球首先做到了吸能。

日系车一直坚持的就是轻量化设计,钢板较薄,往往采用复合式车身,在吸能上下足了工夫。虽然在发生事故时车体损害比较严重,但通过刚性车身结构的吸能作用,对乘员的保护并不差。比如,将前部发动机舱和后部的行李厢刚性适当下调,受到冲击时,车头和车尾就会吸收撞击的力量,避免传递到乘员舱,自然看起来受损更严重。而德系车则更看重车体的受损度,所以用料上也更足一些。

另外,铁皮也并非万能,车身结构,底盘结构以及承载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少中国伪车迷在大谈铁皮的时候,却忘记这个词语??梁,梁就是承载方式。

当汽车速度超过50公里发生碰撞冲击时,1.5吨的车体发生碰撞冲击,钢板厚薄差0.5毫米根本不起作用,决定汽车的安全因素是车身结构,而不是车身外板的厚度。

承载方式非常重要,不少德、美系车的承载方式因为车内零件重量打了非常大的折扣,就以科鲁兹为列,低配的铸铁发动机的重量在速度的惯性下突然停止,撞击物与发动机以巨大的力压损前脸,而大家一度自豪的铁皮引擎盖在坚硬的支撑下,很容易受力弯曲,最后撞进驾驶舱,后果就是前排人员的喉咙……说道这里依然以铁皮论车的人,估计内心也多少有一些软了,中国车迷不多,伪车迷却不少,在研究安全性的时候断章取义,注入政治色彩,对于一些专业性、学术性的问题胡编乱造,甚至喜欢无中生有,对于这样的一个污浊环境里,我们消费者买车只关心铁皮,当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最后总结性说三点:
1、如果试驾过法拉利612的人应该都知道,这辆车的铁皮比日系还薄,他为何没有被拖入铁皮之争?因为意大利人没有对我们动刀枪。

2、不少媒体现在也很不负责,推荐车经常用类似皮实耐撞的词语来推荐车款,质问你们,你们是在为中国汽车业扶正还是为了一些经销商给的蝇头小利忙活?

3、这篇文章看了,依然会有人坚持铁皮理论,因为他们以为汽车就是铁皮,铁皮就是汽车。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饕餮宝宝
12缸普通会员
作者的其他文章
    我要评论
    (温馨提示:登陆后才可以发表留言,您要先登录。) 发表评论
    >> 更多评论0
    大家都爱看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12缸
    超过百万粉丝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