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深恶痛绝的加价提车,其实是消费者花钱砸车企的招牌

2019/4/29 9:10:29文章来源:编辑:王小夕浏览:
买好车必加价,这真的是消费者惯出来的毛病吗?

此前12缸报道了目前部分豪车的加价销售情况。(加入唐鹏霏《中国的老板到底多有钱?这五款加价神车,最高加价100万!》链接)日前,新华社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针对豪车加价做了一系列实地调查,结果同样发现市场中不少品牌和车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加价现象。

其中官方指导价为215.88-240.68万元的奔驰AMG G63车型,4S店要求加价60万元,加价幅度接近28%。刚刚闭幕的上海车展上,雷克萨斯推出了全新的LM车型,网络上立马有段子——消费者说:加80万现在开走!销售人员表示:先生抱歉,这款车目前没有这么大的优惠。

然而这样的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豪华车市场,合资品牌车型同样有类似现象,上汽大众途观就是当初的始作俑者之一。如今部分热销的合资车型需要消费者等上好几个月或者额外加钱才能提车,同时还需要满足经销商提出的诸如加装饰、加精品、买保险、强制贷款等条件,让消费者叫苦不迭。

 

加价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车型能如此“名正言顺”地加价销售呢?其实,无论是进口车型还是合资车型,加价的首要原因就是由于供需关系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进口车型来说,进入国内市场的数量相对较少、车型配置颜色不一定齐全,另外运输及报关等原因使得等车的周期较长,消费者想在短时间内买到自己中意的车型并不容易。

而对于国产的合资车型来说,有限的产能往往是制约其交车速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刚刚上市的新车来说,生产初期产量较少并且主要集中于几款热销配置车型,消费者若想要特定配置的话,往往需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再加上购车人数较多,“狼多肉少”的局面也就使得新车非常紧俏,整个交易过程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卖方市场,因此消费者只能选择等待或者加价了。

 

经销商是唯一获利者吗?

 

从新华社的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所付出的加价金额,经销商基本上不会开具发票,如果需要发票的话消费者还需承担13%-17%不等的税点,并且发票的项目多为服务费、装潢费、维修费、配件等。因此加价部分的钱说白了还是进入了经销商的口袋,而当所有经销商都“统一战线”强行加价时,处于弱势的消费者只能无奈接受。

在整个加价的过程中,厂家就完全没有获利吗?不久前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在中国被问道埃尔法加价问题时说道:埃尔法我们是没有加一分钱给了经销商的,大家可以直接找他们说。但是,往往经销商对于某款车型的需求较大时,某些厂家就会提出:这款车(热销车型)我可以给你,但是你必须同时拿几台其他车型(冷门车型)。换句话说就是,厂家和经销商之间同样存在强买强卖的关系。经销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只能把更多利润寄托在热销车型上,也就出现了加价现象。

 

加价销售损害了谁的利益?

毫无疑问,加价销售最先损害的就是消费者的切身权益。消费者不仅付出了更多的金钱和时间的代价,而且整个交易过程处于一个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下,因此消费者也失去了应有的自主选择权。此时经销商成为了唯一主导,消费者吃哑巴亏也就不足为奇了。

长远来看,若某个品牌或某个经销商长期以来都以这样的“不正常”状态销售车辆的话,傲慢、无礼便会逐渐变成该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固有印象,随着时间的累积一定会对其自身的品牌形象造成巨大的伤害。届时,“门庭若市”或许就会沦为“无人问津”了。

 

小结

加价购车令所有消费者都深恶痛绝,不过值得人们反思的是,市面上加价的车型,都是消费者公认的“好车”。如今的国内汽车市场,品牌和产品的两级分化日益严重。如果想要彻底消除加价销售的现象,最根本的还是提升行业整体的造车能力,现阶段较为落后的汽车企业拉近与领先者的距离,让消费者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而不是明知“被坑”,还只能选择那么一两款车型。对于加价购车您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周艺威
12缸编辑
作者的其他文章
    我要评论
    (温馨提示:登陆后才可以发表留言,您要先登录。) 发表评论
    >> 更多评论0
    大家都爱看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12缸
    超过百万粉丝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