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汽车设计变得越来越“凶”了?

2019/9/30 11:48:05文章来源:编辑:姚嘉楠浏览:
不难看出,在汽车设计的历史潮流中,越来越多的车型仿佛被注入了“战斗的血液”,变得越来越犀利、而富有攻击性。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几组图片:


alt


alt


alt


alt


alt


alt


不难看出,在汽车设计的历史潮流中,越来越多的车型仿佛被注入了“战斗的血液”,变得越来越犀利、而富有攻击性。


当汽车前围的格栅、大灯、保险杠等部件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它们往往会形成一张极具辨识度的“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汽车前脸,在如今的汽车设计中,这个“前脸”已经成为了汽车的种种造型特征以及可辨识的视觉形象。与人类的脸部相同,汽车的前脸可以传递强烈的情感与个性。对于许多车主而言,汽车的“前脸”甚至是会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的因素。



那么为何这种富有攻击性的设计,却成了当下的主流,越来越受欢迎了呢?


从性能角度出发——进气需求增加


随这涡轮增压化趋势愈演愈烈,无论是小排涡轮车对进气量需求的增加,还是仅存的自吸车为了适应时代而必须做出的性能追求,大嘴式进气格栅无疑都是一个既能够保持造型风格具有前瞻性,又能满足工程需求的处理方式。

 

alt


事实上也是如此,仔细查看上面三组图,不难看出它们均经历了一个从“小嘴”变成“血盆大嘴”的过程。而这种“大嘴化”设计,则是造成整车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首要因素。

 

从技术角度出发——冲压、科技等技术在进步

 

alt


冲压技术在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工艺技术不过关,无论你在草图上的设计再怎么天马行空,最后也都难以成型。以前虽然也有不少极富冲击的造型设计,但以前的冲压条件,却不允许设计师们广泛量产。

 

最简单的冲压自然就是平板的冲压,不需要复杂的冲压模具,也不需要多倒序的工艺。所以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的国民小车的设计,都是直来直去的平面设计。


alt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眼下的车辆外覆件的冲压工艺可以达到七道以上的工序,来加工一个特征。且随着这些特征的增加,现代汽车设计的整体层次感变得益发明显,也就更能好的营造当下主流的这种“极凶”的设计风格。

 

另外,为了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LED灯的普及应用也功不可没。很多车型凶狠的“灵魂”,皆需要一副LED大灯(或日行灯)来点燃,才能达到那种极富攻击性的氛围。在这点上,还得感谢“灯厂”奥迪。

 

alt


从时代文化的角度出发——“凶”,是一种酷

 

汽车消费趋势年轻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当代年轻人又极其崇尚一种性格——酷。

 

台湾歌手周杰伦能够风靡至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早期的周杰伦以其咬字不清的风格以及特立独行的性格一度受人质疑,其人在当时也算不上帅,但是却很酷。而他则正是用自己的才华以及这种酷酷的性格,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欢上他。

 


酷,是一种性格,更是一代人的心理需求。

 

中国人喜欢高大威猛的SUV,因为它们看起来很酷;年轻人喜欢凶猛犀利的造型,因为它们象征着犀利与性能,很酷。在一个人人对“高端”趋之若鹜的市场中,这种“威严”的设计风显然更能为品牌增加更多价值。

 

也许,在当今耐心逐渐稀缺的社会中,“愤怒”的设计更能展现人们对于拥堵不堪的道路的不满。没有人喜欢堵车,对于那些拖慢他们行程的人,也许每个人都曾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想要破口大骂。某种程度上,这些汽车的愤怒表情代表了他们心中无处发泄的郁闷,成为了他们把这些情绪投射向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一个出口。

 

alt


许多年轻的驾驶员(同时也是设计师)成长的环境中,银幕暴力、屠杀游戏和匪帮说唱早已被习以为常,那么相应地,大家对攻击性的设计产生需求也是自然而然的了。愤怒和攻击性往往被认为是“酷”的象征,乃至于成功法则。

 

就像恐惧永远是最能深入人心的情感一样,凶残、冷酷也是最能让人印象深刻、吸引注意力的情绪传达之二。

 

alt


因为汽车作为设计、技术与商业的结合体,它必须在商品化时代中考虑如何在同质化海洋中让用户记得住。设计必须要让汽车变得更有吸引力,美也好丑也罢,正所谓注意力才是一切参与的开始——成,则一炮而红;败,则一败涂地。在这个汽车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的时代,车企们不得不这样做。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唐鹏霏
12缸编辑
作者的其他文章
    我要评论
    (温馨提示:登陆后才可以发表留言,您要先登录。) 发表评论
    >> 更多评论0
    大家都爱看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12缸
    超过百万粉丝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