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台湾车民相比我们的差异在哪?

2014/4/24 16:38:48文章来源:说客编辑:曲轴浏览:
台湾是一个具有强烈本地特色的高度成熟的汽车社会,它之所以与大陆市场差异巨大,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起作用,但台湾民众在选车、用车、行车上普遍具有的成熟理念,也许才是两岸市场迥异的根源。

十几年前就有去台湾看看的想法,直到4月初才梦想成真。因是自由行,行程安排较为灵活,8天时间里,游览了台北(市区、北投、淡水)、垦丁、恒春、南投(清境、日月潭),再回台北,算是沿着宝岛东线和中线完整看了一遍。



台湾的美景和极高的民众素质不必多提。作为一个想从事汽车媒体行业而不得的汽车发烧友,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观察体验台湾人用车理念的好机会。恰巧去的这些地方,又基本上是台湾各类城镇的代表,因此所见所得应该较为全面。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与大家交流分享。

1、新车不多,旧车不少。不仅各品牌全新换代的车辆不多,就连同一品牌的车辆,也少见近一、两年的车型,多是7、8年前甚至超过10年的产品。台北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机动车保有量是很大的,各种最新型的车辆当然比比皆是,但还是那些外观良好、车况甚佳的大批“老爷车”给我的印象更深。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连续数年的经济不景气拖累了车市,一些人推迟了换车计划;二是台湾民众的消费理念比较成熟,物尽其用的节俭传统没有丢失;三是台湾的公共交通系统相当发达,高铁、火车、捷运、公交、接驳车将台湾全岛无缝衔接,民众出行不再高度依赖私家车,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消费冲动和欲望。



2、台湾是日系车的天下。台湾在保有中国传统以及实现了具有本土色彩的现代化以外,还受日本文化影响颇深,在车辆品牌的选择上同样如此。在大陆风生水起的欧美汽车在台湾绝对是少数派,台湾本土品牌纳智捷的保有量也不罕见,但和日系品牌无法相比。而日系品牌,无论大小,看起来都比较滋润。

这其中,丰田是当仁不让的老大,除去满大街的CAMRY、COROLLA、VIOS、RAV4、PREVIA等社会车辆之外,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基本上全台各个地方的出租车,有约70%都是丰田一款非常优秀的MPV车型:WISH,可惜这款车并未引进大陆,替代车型从大小看应是EZ逸致。此外,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甚至在大陆消失已久的大发,在台湾也都有大量的市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从与其他日系品牌的对比来看,三菱在台湾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大陆。东南汽车要加油啊。至于欧美汽车品牌,似乎宝马、奔驰、大众的保有量稍大,大陆神车奥迪A6几不可见,奥迪其他车型更可算得上惊鸿一瞥。美国车甚至少到无法给我留下印象??也许是我观察不够细致。



仔细想想,这种现象合情合理:一是台湾与日本联系紧密,相隔又不远,算得上是日系车的门槛之外,相较而言,欧美品牌的地理隔阂就比较大;二是台湾本土品牌力量薄弱,被外国品牌瓜分市场在所难免;三是台湾市场容量不大且增量不足,较早耕耘市场的日系品牌自然占先,而对欧美品牌来说,就有点鸡肋的意思了;四是同样作为进口车,日系品牌的售价和保有费用都较为低廉。马自达5的销售起价不到15万人民币,我曾包下的一辆三菱LANCER2.0高配运动版车型(非EVO)售价也才16万人民币出头,物美价廉,台湾民众自然欢迎。

3、台湾民众选车实用为先,追求兴趣但不盲目攀比。与大陆盛行的加长风、SUV热潮相比,台湾市场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一是MPV特别多,前文已说过台湾出租车多是WISH,其实不仅出租车,很多家庭也都拥有自己的MPV,例如马自达“MPV”(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款车的名字就叫MPV)的市场存量就很可观。这可能与家庭人口构成有关,台湾并未计划生育,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那么MPV大行其道就不奇怪了。其实平心而论,MPV的大容量、行车舒适性、一定的通过性,以及较高的先天安全性,本不应该在大陆成为“商务车”的代名词,毕竟大陆家庭虽然孩子少,但与上一辈老人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家庭型的MVP有很多用武之地,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购车的首选乃至二次购车时并未考虑MPV。



二是小型车(紧凑型车)特别多,小车富有驾驶乐趣,开销不高,比机车舒适,赢得很多民众青睐,像雅力士、马3、骐达、高尔夫,以及大陆之前有售的SPARK等屡见不鲜,具有与中大型车分庭抗礼的架势。反观大陆,中型车是绝对主力,即便那些设计之初定位于紧凑型的车型,也纷纷做了拉长手术向中型车阵营里钻。不是说这种现象不合理、不正常,而是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紧凑型车,还它们应得的位置呢?

4、机车盛行但秩序井然。台湾的踏板摩托(机车)可谓长盛不衰,政府开放甚至支持的态度、机车骑行灵活、购买保有成本低廉都是重要原因。一位司机告诉我:普遍来说,台湾年轻人平均拥有4?5辆机车。估计这和大陆15年前年轻人拥有的自行车数量差不多了(补充一句:台湾用于出行目的的自行车几乎没有,倒是有很多热衷于自行车运动的人,在很多景区蜿蜒的山路上,经常遇到十几位佩戴全套安全装备的爱好者组团呼啸而下)。

某天晚上在台北松山区散步,已经是10点左右了,行经某路口时遇到红灯,回头一看,专门的机车停车道上已迅速形成了超过50米长的机车队伍!绿灯一亮,震天的马达声同时响起,所有车辆如离弦之箭窜出,半分钟内全部一骑绝尘,场面甚是壮观。在大陆大城市纷纷禁摩的时候,台湾却形成了独特的机车文化,这固然与台湾本地社会经济状况有紧密关系,但必须承认的是,民众安全行车的意识和政府科学的引导是机车盛行的前提条件。我仔细观察过这些群体:没有任何人在不佩戴安全头盔的情况下驾驶或者乘坐机车;没有任何人驶入禁止机车进入的最内侧车道;没有任何人冒险进入高速路和高架桥;转弯机车遇到行人过马路,和所有汽车司机做的一样,全都自觉停车让路;停车等红灯时,没有任何机车停在机车专用停车区以外;机车即使外观老旧,但左右后视镜无一缺失……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觉得台湾的车和台湾的楼一样,与想象中的差距甚大,一点也不光鲜。但正如台北也有全球知名的101大厦一样,台湾的车也有高端、豪华的一面。在霓虹灯里的台北忠孝东路走上九遍(哈哈),便会轻而易举地发现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宝马M6、911、CLS-AMG等流光溢彩的豪车或静静伫立,或飞速而去。此外,台湾的车辆改装市场也比较发达,那些售价便宜,但改装费用超过车价数倍的车辆,也会让人觉得心潮澎湃,心痒不已。

再补充一点:台湾的出租车司机比大陆司机的生活不要好太多!初到台湾,看到很多出租车两侧后轮眉上喷涂有司机姓名,后与司机聊天得知,台湾出租车也实行准入制度,但与大陆不同之处在于:新入行司机自行购车而非向公司购车;通过政府审查后,也须挂靠公司但所谓的“份儿钱”极少(司机听我介绍大陆出租车司机每天早上醒来就欠公司几百块十分震惊);运营6年后,可申请成为个体出租车司机。唉,如果真是这样,我都想去台湾这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开出租了。



综上所述,台湾是一个具有强烈本地特色的高度成熟的汽车社会,它之所以与大陆市场差异巨大,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起作用,但台湾民众在选车、用车、行车上普遍具有的成熟理念,也许才是两岸市场迥异的根源。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朱林涛
12缸普通会员
作者的其他文章
    我要评论
    (温馨提示:登陆后才可以发表留言,您要先登录。) 发表评论
    >> 更多评论0
    大家都爱看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12缸
    超过百万粉丝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