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中国“锅”大,铃木缺“米”

2014/7/8 17:44:20文章来源:予墨Auto编辑:发动机浏览:
没有车型,铃木即使想在中国市场加大投入,也只能是画饼充饥。除非铃木汽车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全新车型。这当然是有可能的,因为其他日系就已经在这么干了。但是对铃木来讲,就不仅仅将现有的产品拉长加宽那么简单,没有太多大型车的与研发和制造经验,铃木能否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是个未知数。



长安汽车挂出公告,要将长安铃木1%的股权转让,而媒体预计接盘者将会是长安铃木的另一个大股东日本铃木汽车,或者是铃木中国。媒体评论认为,长安汽车的这一举动,是了实现中日双方对等持股,加强日方铃木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和信心。对此,笔者想要聊一聊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不付出这1%的股份,日方铃木是否就一如既往的不重视中国市场,不往这里投放新车型呢?第二,日系对中国市场的更强烈关注,是否能够带来长安铃木在竞争激烈的合资阵营中崛起?


铃木开始将目光聚焦中国


过去,长安铃木曾经过过一段相当惬意的日子。笔者还曾经记得,当年新奥拓的上市,与国家推行小排量车型减免购置税补贴的步调一致。那时候,恐怕行业内都会感觉到,一直专注于小车的铃木,在中国市场的春天来了。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购置税减免政策一结束,受到打击的不仅仅是自主品牌车企们,长安铃木、昌河铃木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因为没有把握好中国的政策走势和消费特征的变化,铃木这几年在中国市场一直不景气。


不过在中国的邻国印度,铃木却是当之无愧的王者。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玛鲁蒂铃木的总销量为115万辆,占据了印度市场40%的份额。而铃木之所以在印度如此大获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印度汽车市场的消费水平较低,小排量小尺寸的铃木汽车非常贴合当地的消费水平。在2013年印度销量排名靠前的几款车型,分别是铃木奥拓、雨燕、雨燕三厢以及北斗星。


但是,铃木在印度的成功,却并不能给其带来十足的底气。一方面,印度汽车市场的年销量不过250万辆左右,与中国市场相比,只有后者的1/10;另外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的稳定增长,也是印度所不能比的。2013年印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结束,迎来的是7%的跌幅。


在这样的情况下,铃木汽车其实不得不将其目光从印度转移到中国,补足其几年前落下的功课。当其他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高速增长时,铃木如果错过,那么将来就很难再有机会。因此,我以为,即使长安不将1%的股份转让给铃木,铃木也会想方设法的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当然,长安汽车以退为进,也不能说是一种战略失误。加大铃木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理论上来讲对长安铃木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铃木如何在中国实现崛起


然而,加强对中国的投入力度,是否就能够帮助长安铃木实现崛起呢?对此,我的态度比较悲观。其理由无他,实乃铃木乃是做小车的专家,对中国市场喜欢的大车,并没有多少车型储备。


我们翻开铃木汽车的全球产品线,就会发现,虽然是一家全球车企,年销量超过200多万辆,但其销量集中在紧凑级以下市场,而在紧凑级以上市场,铃木汽车着实没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


在轿车市场,铃木最大的车型是铃木凯泽西。当年它以进口的身份在国内销售,但至今也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主流。当中国市场发展到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在尺寸上,凯泽西已经沦为一款紧凑级车级别了,与大众速腾、长安福特福克斯等基本相当。


在SUV市场,铃木最大的车型是进口的超级维特拉。而这款SUV的尺寸,也只是紧凑级别,与丰田RAV4、本田CR-V在相同级别内。


没有车型,铃木即使想在中国市场加大投入,也只能是画饼充饥。除非铃木汽车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全新车型。这当然是有可能的,因为其他日系就已经在这么干了。但是对铃木来讲,就不仅仅将现有的产品拉长加宽那么简单,没有太多大型车的与研发和制造经验,铃木能否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是个未知数。


总而言之,我认为长安铃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绝不是1%的股份转让,和铃木一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就能搞定的。问题的关键是,铃木是一家专业小型车企业,它既没有现有的中大型车可以直接拿来投入中国市场,也没有多少研发和制造大型车的经验。要想在短时间内俘获中国消费者的心,绝非易事。


予墨Auto”是资深汽车评论员汪军艇创办的、几个车企资深理工男共同打造的自媒体。我们希望用工程师的理解,表达对中国汽车的百态解读。

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也有话想说,欢迎来搞!

收稿邮箱:cool_wg@163.com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汪军艇
12缸普通会员
作者的其他文章
    我要评论
    (温馨提示:登陆后才可以发表留言,您要先登录。) 发表评论
    >> 更多评论0
    大家都爱看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12缸
    超过百万粉丝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