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自主研发 为何总是大投入小结果?

2014/8/23 22:52:47文章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编辑:高而瘦浏览:
徐兴尧(一汽集团原总工程师):一汽在产品开发上松散无力,命中率不高。往往起来得很早,但看到别人没动静,就又回去睡觉了,睡了半天醒来,别人已经走得相当远了

尽管我住在一汽,但离一汽越来越远。较细的我谈不上来,但可以谈谈对一汽发展的看法。尽管去年自主品牌下降幅度较大,从第五降至第八,但对自主品牌,对一汽,我仍充满信心。



一汽是长子,大家都很关心,网上有很多针对性文章,也不乏冷嘲热讽者(我希望多提有可操作性建议,这才是正能量)。这几年一汽自主产品产量下降,降在哪里?主要是夏利,从23多万辆降到12.5万辆。在产量规模方面,一汽一点动作都没有。广汽有东营,东风有小康,北汽有昌河,但一汽自主品牌没有这些扩充。


一汽本来有个吉微厂,本是中国微型车鼻祖,但一汽没做起来,很遗憾;一汽也输在轻型车和微型车上。徐建一(一汽集团董事长)提出凝心聚力搞自主,两年三改观。我跟他说,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升级,两三年看到成效不可能,没有五年或者十年,根本见不到效果。


在中重型车这块,一汽产品叫好不叫座,它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售后服务和成本上。我跟徐建一和徐宪平(一汽集团总经理)说,采购占整车成本的70%-80%,这块要不把它管住,成本下不来,质量上不去。我还建议,去学学长城对采购成本的控制,看看他们是怎么干的。


在我看来,对一汽来说,产品开发也好,战略决策也罢,不是能力问题,是机制体制问题。即使是原子弹,有人按电钮,它才能爆炸,才能显示出无比的威力,你不爆炸,原子弹什么都不是。


一汽产品开发没有顶层设计,技术中心是个按要求进行产品研发的生产单位,而不是提要求的产品开发决策单位。一汽下面有多个分公司,在产品研发决策方面集团层面应该有个决策部门主管集团产品顶层设计,现在一汽没有。


因此,一汽在产品开发上松散无力,命中率不高。往往起来得很早,但看到别人没动静,就又回去睡觉了,睡了半天醒来,别人已经走得相当远了。


比如电动车,一汽起步很早。看市场没啥动静,就摞下,不搞了,赶到要用时,还是当时搞的状态,产品不成熟,用起来毛病多。发动机有四缸、六缸、八缸,十二缸,摆了那么多年没人用。同样,到用时还是问题不少,边做生产准备边改图纸。


还有轻量化,用碳素复合材料,电瓶框架由109公斤减到19.5公斤,这个轻量化成果相当好。并且还和中航材料院搞联合实验室,合同都签了,就是想把电动车重量降下来。后来说搞小车,电动车成本无法摊销,便想着能不能搞大车,搞混合动力,插电式的,像红旗这类高档车。


材料轻量化工作刚起步,因种种原由干的相当困难,几乎又摞下。像国外一些大的汽车企业奔驰、宝马……与材料企业共同开发,汽车座椅、议表板框架已经开始使用这类材料了,甚至有的车的发动机罩盖、叶子板、车轮都采用了。他们几乎和一汽同时起步,但别人一直在走,我们则签完合同,电视做完报道,搞几个样品,然后就睡觉去了。


在这些问题上是顶层设计有问题,一汽这么大集团,一定要有长期战略,品牌有战略,材料和科技发展也应该有战略。


一汽如果能把产品开发输入问题解决好,也就是产品企划部门怎么与市场相结合,输入对了,它就能干好,现在是没人输入。这样就是原子弹没人操控,在那儿摆着。这是一个失误。


第二个失误,市场开拓。本来是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这是企业战略问题,而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进出口公司的事。卖车充满机遇性,有人买,我就卖,这种机遇性的销售是小打小闹,不是企业战略,企业应该有国际市场战略。国外市场规划应与国内市场规划同步进行,这是大企业市场战略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国外市场对产品的有国外的要求,需要有针对性另行开发,不能有什么卖什么。


为什么有人批评一汽,说一汽、东风、上汽,就倒在合资企业利益上。一汽作为长子,被政府抱着走,政治地位还保留,别的事却不再关心。


我看到的情况并不是这样。一汽从上到下都为自主品牌着急,开过多次战略研讨会,投入也不惜血本。一汽第二个技术中心(乘用车技术中心)投资五六十亿元,建筑面积比老汽研所占地面积还大。每年汽研所投入二三十亿元。我们那时候哪有上亿元投入,两三千万元就了不得了,七五规划建设也才投入5600万元。


你说一汽是假做,我认为不是。产品开发能力这么强,为什么没搞上来,为什么不开花结果?这不是实力问题,是一汽的体制机制问题,是领导艺术和战略决策问题。像战略研讨会,主要领导去,一发言,大家一拥护,就完了,一点横向交叉都没有。既然是战略研讨,就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应该有不同的观点,要有交叉,甚至有辩论,然后再决策才对。


一汽对红旗的投入和技术沉淀都不错,但市场占有率不行。这次一汽要给红旗H7申报国家奖,我认为困难较大。他们问为什么?我说,经济效益不行。H7不仅仅是公车,去年卖几千辆,今年部队又购买1000多辆,老百姓买了几辆?第三方评价在老百姓。


就因为政府抱一汽、包一汽、保一汽,但市场不承认。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你的目的就达不到,所以最好现在不申报。但他们还坚持,认为要是不报,过几年就落后了。我认为要报还是以“红旗轿车系列产品开发与投产”为好,包括L、H两大系列和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以及生产制造技术。毕竟是全国人民盼望60年的红旗品牌落地啦。


一汽干自主的气氛和劲头都非常好,就是需要引导出来,走正确的路。上汽是站在一个引进平台上来做,广汽传祺也是引进产品。一汽踩在谁的肩膀上了?没有踩。因此,自主轿车要想上量,不搞外部扩张,就得把夏利抓起来。夏利原来路线有问题,它与吉利拼价格,这个战略是错的,应该拼质量,拼品牌才对。结果价格没拼过,倒把质量拼下来了。


有次,一个夏利供应商对我说,老大,夏利要是开采购会,我都不敢去了。

为什么?我问。

他说,去一次就降价8%。我有几个8%能往下降?

没得降,内饰件用再生材料,再生材料易变色、变质,不就坏了?所以是路线错误。今年夏利会上三款车,不知市场会不会转好。


比较麻烦的是轻型车。一汽轻型车与通用合资,但通用一没技术,二没产品。产品都是一汽做的。靠它的管理?靠它的出口?这都是谈判时说的话,根本不可信。汽研所可能也为他们开发了两三款车,但成本下不来。以前不让东风干(轻型车),结果东风干得这么大,一汽原来规划6万辆,到现在还是这个水平。


一汽对自主的这些投入,一汽领导对干自主的决心、职工的热情,技术中心60多年的技术沉淀,对自主品牌都是正能量,要看怎么把这些正能量转化成市场力量,转化成经济效益。这要看领导水平,一汽现在是求稳有余,求进不足。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汽车商业评论
12缸普通会员
作者的其他文章
    我要评论
    (温馨提示:登陆后才可以发表留言,您要先登录。) 发表评论
    >> 更多评论0
    大家都爱看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12缸
    超过百万粉丝在关注